聚氨酯灌封膠又稱之為PU灌封膠,通常由聚醋、聚醚和聚雙烯烴等低聚物的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,以二元醇或二元胺為擴鏈劑,經過逐步聚合而成。其特點為硬度低、強度適中、彈性好、耐水、防霉菌、防震、有優良的電絕緣性和難燃性,對電器元件無腐蝕,對鋼、鋁、銅、錫等金屬,以及橡膠、塑料、木質等材料有較好的粘接性,也可使安裝和調試好的電子元件與電路不受震動、腐蝕、潮濕和灰塵等的影響。隨著聚氨酯產品在電子行業的廣泛應用,但在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,具體我們以下來了解一下。
一、完全或局部不固化現象
1、產品混合比例失調:未按TDS資料中注明的使用比例進行配比混合;人工灌膠時未充分攪拌均勻;設備灌膠時,A/B出膠量調試不到位;
2、固化劑組份失效:在儲存或使用的過程中,未對產品進行密封保存或頻繁取用,導致固化劑組份受潮失效。
處理方案如下:
a、對所使用電子秤進行校準,確保電子稱的精度;
b、人工灌膠時,選取的混合容器應平整規則便于攪拌,且使用的攪拌器應對容器底部及邊壁處均攪拌到位,攪拌時間5~10 min;
c、設備灌膠調試時,分別稱取A、B組份出膠量以調節氣壓滿足規定比例;
d、固化劑組份是由于該組份中的有效成分受潮發生化學反應被消耗掉,在儲存過程中應密閉存放在干燥的環境中,并在取用后立即密封,若頻繁取用,則可將固化劑組份分裝成適合一次性取用的小包裝使用。
二、固化后有氣泡
1、選擇的產品排泡性差,在產品在混合攪拌過程中會將空氣裹入其中,且未進行真空脫泡;
2、使用前,產品未攪拌均勻,導致混合后,多元醇過量,從而反應產生氣泡;
3、灌封器件表面受潮,存在大量水汽,灌注膠水后,產品中異氰酸酯與水發生反應產生氣泡。
處理方案如下:
a、選擇排泡性好的產品;
b、混合攪拌時,按照順時針且一個方向攪拌,混合均勻后進行真空脫泡處理;
c、使用前對A組份進行攪拌均勻,避免出現膠液出現分層現象;
d、對需灌注器件進行干燥除濕處理。
三、固化后硬度或顏色不穩定
1、產品儲存時間過長,多元醇組份出現分層現象,在使用前未充分攪拌均勻,導致填料分布不均,固化后硬度不穩定;
2、由于色漿密度較大,在儲存過程中出現沉降,在使用前未充分攪拌均勻,導致固化后顏色深淺不一。
處理方案如下:
對于該情況均采用在使用前,對多元醇組份進行攪拌均勻即可避免。